安徽电讯

导航

当前位置:安徽电讯新闻中心国内新闻

教育部:校园足球曾普遍存在“形式足球”现象

  中新网2月1日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今天表示,教育部对校园足球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,校园足球工作开展之初存在普及面窄、竞赛体系过分注重锦标、师资、场地、经费和扶持政策等三大问题,普遍存在“形式足球”“仪式足球”“节日足球”现象。

  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2015-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情况和2018年校园足球重点工作。

  王登峰称,从2014年2月开始,教育部开始对校园足球工作开展全面调研。调研显示,校园足球工作从200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,建立了5000多所校园足球定点学校,每年举办全国冠军杯比赛,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。

  为了做好下一步校园足球工作,教育部对前期开展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,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。

  一是普及面窄。5000所校园足球定点学校中90%以上的学校只有校园足球的校队学生参与足球活动,其他的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足球活动中来,普遍存在“形式足球”“仪式足球”“节日足球”现象。

  二是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过分注重锦标。小学、初中都以学校为单位竞争全国冠军,绝大部分学校因为无望夺标而没有太大的积极性,特别是在前五届校园足球冠军杯比赛中,其中有一所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冠军,这极大地影响了其他队伍参加校园足球竞赛的积极性,而且绝大多数的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校队的组建并不完整。

  三是师资、场地、经费和扶持政策严重滞后,致使校园足球工作举步维艰。

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
上一篇:银监会全力排查监管制度漏洞 多举措补监管短板
下一篇:聚焦中央一号文件:农村“老大难”问题有了解决方案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anhuid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. 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